基层治理研究实训中心
工作手册
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2022年9月
目 录
1.中心概述………………………………………………………………………………………………1
2.中心领导机构…………………………………………………………………………………………4
3.中心内设机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5
3.中心专家智库…………………………………………………………………………………………8
4.中心课题库……………………………………………………………………………………………10
5.中心师资库
…………………………………………………………………………………………11
6.中心线上课程资源库
………………………………………………………………………………13
7.中心线下课程资源库
………………………………………………………………………………17
8.实训基地库
…………………………………………………………………………………………21
9.中心案例库
…………………………………………………………………………………………23
(1)用好用活“微阵地”
服务直达“家门口”
——丰满区江南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23
(2)“党建红网格”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磐石市富太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25
——丰满区红旗街道田园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27
(4)开展精准服务
构建幸福社区
——桦甸市新华街道幸福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29
(5)多方参与强治理 老旧小区换新颜
——昌邑区文庙街道天胜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31
(6)党建引领解难题
乡村振兴有合力
——船营区搜登站镇太平联村党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33
中 心 概 述
吉林市基层治理研究实训中心是中共吉林市委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专门研究和培训机构,委托市委组织部指导管理,依托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建立。建设吉林市基层治理研究实训中心,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治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有效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部署要求的创新之举;是全面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重要举措;是强基层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的一件大事好事实事,对于全面推进吉林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心宗旨:聚智资政、蓄势赋能、聚力善治、服务基层
中心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在化的总目标、总要求,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经验推动理论创新的理念,打造“实践—研究—教学—实践”的闭环,一体化推进基层治理政策调研、课题研究、决策咨询、专业培训、实践锻炼、实战实用,研究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与路径,培养治理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治理格局提供理论支持和人才支撑。
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总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省委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工作部署要求,以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抓手,以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标准,以解决影响社会安定、群众安宁的平安、民生等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健全完善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体系,聚智资政、蓄势赋能、聚力善治、服务基层。
中心成立的最终目的,是将治理问题和科研课题转化为基层治理中的实际应用。
二、职责职能:引领性规划制定、实用性理论研究、针对性实训实战、系统性机制保障
1.引领性规划制定。落实国家、省、市和相关部门关于基层治理政策,研究制订全市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发展规划和基层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服务全市基层治理工作开展。
2.实用性理论研究。紧扣治理主题,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任务新要求,着眼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统筹开展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预研、决策参考、品牌培育、典型评选等工作,形成可行性、可操作、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3.针对性实训实战。搭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打造“教授学者+骨干教师+党员干部+土专家+社会组织专业人员”为一体的特色师资队伍,完善以“主体班+主题班+特色班”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批有亮点、特色的现场教学实践基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精准靶向开展现场教学、实战实训,切实提升基层干部治理能力水平,为持续抓好基层治理蓄势赋能。
4.系统性机制保障。健全基层治理工作人员特色培养模式和建立完善中心运行机制,推动研究实训中心高质量规范化发展。
三、运行模式:支部引领、科研协同、分类培养、实战跟踪
中心实行支部引领、科研协同、分类培养、实战跟踪的运行模式,协同作战、同向发力。成立“三部”,建立“六库”,设置“五大课程体系”“六大培训班型”“四大实训模式”,以数字技术赋能,以点单式满足差异化需求,以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培训,打造高质量全覆盖的教育培训新矩阵。
1.课题课程研发部。主要承担课题研究、咨政服务、课程设计职能。围绕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平战结合”治理体系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支队伍管执法、物业治理、数字化治理等前瞻性、方向性、全局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原创性理论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基层治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规律性认识,推出接地气、有价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为地方基层治理决策提供参考,指导推动治理工作。设置咨询热线和邮箱,及时答复基层的疑问和困惑,切实提高基层抓治理工作能力水平。着眼“职业+专业”两个方面,突出基层干部政治训练、政治能力和专业精神、专业素质,构建专精主导、聚焦实务、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设置必修课、特色课、专业课、拓展课、自选课“五大课程体系”。建立专家智库、师资库、课程库、课题库、案例库、基地库“六库”,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根据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送课下基层,形成“订餐”与“点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江城党建公众号开设网上展馆,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通过录制微视频、动漫、情景剧等形式进行发布。
2.实训实战管理部。主要承担学员管理、场地管理、教学实训职能。研发学员实训实战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实现报名、培训和实战管理、评估反馈等线上全流程闭环操作,跟踪管理,及时有效地反映实训实战问题和效果。加强常规培训的场地管理,完成基层治理展示中心、案例展示中心和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展示中心建设。按照对象化、分众化、靶向化确定实训实战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分级分层分类研究制定实训实战方案。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要素资源,科学设置集中轮训、专题调训、导师直训、现场实训、公益导训、线上网训等“六大培训班型”,构建层次合理、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广泛覆盖的培训格局。突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突出基层治理干部特殊群体,坚持实用、实效原则,采取短中长班自选,导师带、挂职练、模拟演和经验谈相结合的“四大实训模式”,实现训完即用,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3.效能考核评估部。主要承担实战评估、跟踪反馈职能。整合大数据资源,健全完善成效考评机制,做好教育培训的“后半篇文章”,检验基层治理培训成果。对培训学员的实际工作效果进行跟踪、回访,检验培训实效,建立各项监督反馈机制。通过设计问卷、录制学员心声等方式,听取学员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建议,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完善课程设置。
四、发展愿景:聚焦高端、瞄准特色、打造亮点、树立品牌
中心将紧紧围绕吉林市城乡基层治理需求,坚持政、学、研相结合,本着一年打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创品牌的发展目标,健全组织运行体系、完善教学培训体系、强化创新发展体系、优化质量发展体系、建强保障服务体系,立足江城、服务全省、面向全国,建设在全省城乡基层治理培训、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影响的人才培训基地和新型高端智库,切实为吉林市全面发展、全方位发展夯实“智治”根基、贡献“智治”力量。
主 任:董
亮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副主任:耿楚翔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陈国辉 市非公党工委专职副书记
高鹏程 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成 员:王小东 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陈海军 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刘德宏 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赵 跃 市公安局副局长
安丰广 市民政局局长
于 文 市司法局局长
卢晓峰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刘晓利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
徐有吉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立宽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张 峰 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
吴雨静 市乡村振兴局局长
实训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市非公党工委专职副书记陈国辉、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陈静波担任。同时,办公室下设课题课程研发部、实训实战管理部、效能考核评估部三个部门,负责实训中心具体工作。
中心内设机构、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一、组成人员
(一)课题课程研发部工作人员:
胡海林 市委组织部组织五处处长
赵志博 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处长
朱伟东 市广播电视大学社区工作中心主任
常
财 市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副处长
孟浩然 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副处长
张
艺 市农业农村局四级主任科员
友
涵 市委组织部组织五处一级科员
王凯霖 市城管执法局第四支队一级科员
王
丹 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二)实训实战管理部工作人员:
葛冬雷 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
初秋阳 市委组织部组织三处处长
李劲锋 市委组织部组织四处副处长
邵
壮 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
郭经宇 市林业局资源管理处副处长
雷檬泽 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管理处三级警长
孙天伟 市住建局四级主任科员
吕
品 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张维一 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三)效能考核评估部工作人员:
郑
斌 市委组织部组织四处处长
安艳敏 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副处长
孟俊先 市工信局创业服务处四级主任科员
王宝峰 市委组织部组织五处一级科员
李国俊 船营区商务局项目科科员
裴思铭 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刘玉荣 市广播电视大学教师
二、工作职责
(一)课题课程研发部
1.课题研究:积极与政策研究室、社科联等部门和高校合作,成立基层治理智库联盟,通过资金、政策等支持,聘请高校教师,并帮助高校教师与社区进行对接,共同围绕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平战结合”治理体系建设、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支队伍管执法、物业治理、数字化治理等前瞻性、方向性、全局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原创性理论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2.咨政服务:将我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基层治理好经验、好做法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规律性认识,推出接地气、有价值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为地方基层治理决策提供参考,指导推动治理工作。设置咨询热线和邮箱,及时答复基层的疑问和困惑,切实提高基层抓治理工作能力水平。
3.课程设计:在调研基础上,针对基层治理工作的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社区)“两委”成员、基层治理专干等,设计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聘请机关干部、高校老师对20门专业课进行讲解。建立专家智库、师资库、课程库、课题库、案例库、基地库“六库”,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教学。同时,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实训对象学习需求,准备微课和录制课件,根据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送课下基层,形成“订餐”与“点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江城党建公众号开设网上展馆,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通过录制微视频、动漫、情景剧等形式进行发布。
(二)实训实战管理部
1.学员管理:研发学员实训实战管理服务数字化平台,实现报名、培训和实战管理、评估反馈等线上全流程闭环操作,跟踪管理,及时有效地反映实训实战问题和效果。建立标准化的学员管理制度,强化学习纪律,学风建设和学习实践。
2.场地管理:加强常规培训的场地管理,完善配套的休息室、水吧、书吧等服务性设施。完成基层治理展示中心、案例展示中心和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展示中心建设,通过实地参观让学员对基层治理背景、功能、成效等方面有全面、直观、深入的了解。
3.教学实训:按照对象化、分众化、靶向化确定实训实战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分级分层分类研究制定实训实战方案。以学员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各种教学要素资源,科学设置集中轮训、专题调训、导师直训、现场实训、公益导训、线上网训等“六大培训班型”,构建层次合理、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广泛覆盖的培训格局。突出基层治理干部特殊群体,坚持实用、实效原则,采取短中长班自选,导师带、挂职练、模拟演和经验谈相结合的“四大实训模式”,实现训完即用,快速适应岗位需要。
(三)效能考核评估部
1.实战评估:负责整合大数据资源,健全完善成效考评机制,做好教育培训的“后半篇文章”,检验基层治理培训成果。
2.跟踪反馈:对培训学员的实际工作效果进行跟踪、回访,检验培训实效,建立各项监督反馈机制。通过设计问卷、录制学员心声等方式,听取学员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建议,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不断调整完善课程设置。
序号 |
姓名 |
学历 |
学位 |
职称 |
研究方向 |
工作单位 |
1 |
刘雪莲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全球治理、东北亚国家关系 |
吉林大学 |
2 |
李 靖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行政管理、公务员能力建设、地方政府治理 |
吉林大学 |
3 |
于君博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大数据与智慧政府建设、城市治理、应急管理 |
吉林大学 |
4 |
王 勇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城市社区治理、思想政治教育 |
吉林大学 |
5 |
董伟玮 |
研究生 |
博士 |
副教授 |
基层行政与治理、行政组织管理、政府创新 |
吉林大学 |
6 |
张从嗥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东北地域文化、现当代文学文化 |
吉林大学 |
7 |
吴景明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中国生态文化文学 |
东北师范大学 |
8 |
刘际昕 |
研究生 |
博士 |
讲师 |
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数字治理 |
中国政法大学 |
9 |
潘 萌 |
研究生 |
博士 |
讲师 |
中国青年运动、国际青年运动与思潮 |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10 |
张 杨 |
研究生 |
硕士 |
副主任 医师 |
心理卫生、医疗志愿服务 |
北华大学 |
11 |
王志学 |
研究生 |
硕士 |
教授 |
心理咨询与治疗 |
北华大学 |
12 |
马 力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社区治理 |
北华大学 |
13 |
罗 莹 |
研究生 |
博士 |
副教授 |
农村公共管理、乡村治理 |
北华大学 |
14 |
吕铁林 |
研究生 |
硕士 |
副教授 |
公共政策分析、政府治理 |
北华大学 |
15 |
孙 平 |
研究生 |
博士 |
副教授 |
政治理论、基层治理 |
北华大学 |
16 |
刘清玉 |
研究生 |
博士 |
副教授 |
社会学、社会工作、基层治理 |
北华大学 |
17 |
徐华良 |
研究生 |
在读 博士 |
讲师 |
思政教育、法律 |
东北电力大学 |
18 |
姜 威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地方政府经济社会治理、区域经济发展 |
东北电力大学 |
19 |
岳 强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 |
东北电力大学 |
20 |
丁汉文 |
研究生 |
博士 |
副教授 |
意识形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东北电力大学 |
21 |
周青海 |
本科 |
学士 |
教授 |
乡村振兴理论政策研究、党建理论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22 |
李红艳 |
研究生 |
硕士 |
教授 |
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治理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23 |
吕路军 |
研究生 |
博士 |
副教授 |
乡村党建、乡村治理模式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24 |
高万里 |
研究生 |
硕士 |
副教授 |
涉农产业经济、普法推广、红色党建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25 |
李海涛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法学研究与教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26 |
赵婵娟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优秀家教家风研究、思政教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27 |
高竞男 |
研究生 |
硕士 |
教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教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28 |
王泽恒 |
研究生 |
硕士 |
讲师 |
安全生产管理与培训、基层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
吉林化工学院 |
29 |
李洪刚 |
研究生 |
硕士 |
教授 |
教育教学、职业教育综合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 |
30 |
高鹏程 |
研究生 |
博士 |
教授 |
基层党建、基层治理 |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
31 |
习红丽 |
本科 |
|
研究员 |
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教育 |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
32 |
马玉环 |
研究生 |
硕士 |
教授 |
教法学法研究、创业培训 |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
33 |
李 琳 |
研究生 |
硕士 |
教授 |
家庭教育、女性终身学习、英语 |
吉林市广播电视大学 |
1.发挥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统一领导体制作用,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研究
2.怎样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3.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研究
4.如何有效发挥“乡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作用,提升基层行政执法效能研究
5.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改革,提升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力量研究
6.如何做好简政放权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7.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提升网格治理精细化水平研究
8.强化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物业治理水平研究与探索
9.加强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分析
10.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研究与探索
11.发挥“平战结合”体系作用,提升统筹疫情防控与基层治理能力研究
12.如何建强用好“双三长”队伍,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效能研究
13.发挥基层治理“五支队伍”作用,提升基层治理
14.坚持党建带群建,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探析
15.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研究
16.如何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17.如何提高农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
18.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探析
19.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激活乡村治理新效能的深远影响
20.抓党建促集体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有哪些
21.如何通过招才引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序号 |
姓 名 |
职
务 |
类 别 |
1 |
陈海军 |
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
领导干部 |
2 |
王 宇 |
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
领导干部 |
3 |
刘东华 |
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
领导干部 |
4 |
宋国利 |
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
领导干部 |
5 |
徐雪松 |
市委政策研究室二级调研员 |
领导干部 |
6 |
王克财 |
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
党校教师 |
7 |
杨 菁 |
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
党校教师 |
8 |
闫 欣 |
吉林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 |
党校教师 |
9 |
乔金瑶 |
吉林市委党校电教部讲师 |
党校教师 |
10 |
王丽艳 |
吉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
党校教师 |
11 |
郑永卓 |
市政数局放管服改革协调处处长 |
业务处长 |
12 |
张 威 |
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处处长 |
业务处长 |
13 |
丛福军 |
市物业管理中心副主任 |
业务处长 |
14 |
刘 伟 |
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 |
业务处长 |
15 |
武 伟 |
市城管执法局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 |
业务处长 |
16 |
张文学 |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 |
业务处长 |
17 |
赫 涛 |
吉林市就业局基层指导科科长 |
业务处长 |
18 |
张 迪 |
市委编办行政体制改革处(县区编制处)处长 |
业务处长 |
19 |
李金垚 |
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处三级指挥员 |
一线工作人员 |
20 |
关永吉 |
蛟河市政法委科长 |
一线工作人员 |
21 |
程新安 |
昌邑公安分局延江派出所民警 |
一线工作人员 |
22 |
闫玉秋 |
船营区致和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3 |
李铭杰 |
昌邑区站前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4 |
吴雪瑞 |
龙潭区新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5 |
杜庆阳 |
龙潭区新吉林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6 |
梁 艳 |
丰满区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7 |
李 强 |
丰满区泰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8 |
冯 勇 |
蛟河市长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29 |
张 莉 |
桦甸市启新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0 |
郑大鹏 |
舒兰市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1 |
周 彬 |
永吉县金家满族乡党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2 |
伊 理 |
桦甸市金沙镇党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3 |
梁云峰 |
丰满区江南乡党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4 |
徐世博 |
龙潭区大口钦满族镇党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5 |
冯利伟 |
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党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6 |
孙振生 |
船营区欢喜乡党委书记 |
乡镇街道干部 |
37 |
王 辉 |
船营区北极街道岭前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38 |
樊 晨 |
昌邑区文庙街道天胜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39 |
董雯雯 |
龙潭区遵义街道广西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40 |
李玉聪 |
龙潭区新安街道吉安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41 |
薛晓婉 |
丰满区红旗街道田园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42 |
王 雪 |
丰满区泰山街道华西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43 |
赵英丽 |
舒兰市北城街道正阳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44 |
王秀君 |
蛟河市河北街道永康社区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45 |
吴 祥 |
桦甸市桦郊乡友谊村党支部书记 |
基层党组织 书记 |
序号 |
课程题目 |
主讲人 |
职
务 |
1 |
夯实国家治理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解读(上) |
丁元竹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
2 |
夯实国家治理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解读(中) |
丁元竹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
3 |
夯实国家治理根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解读(下) |
丁元竹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教授 |
4 |
夯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论述(上) |
洪向华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5 |
夯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论述(中) |
洪向华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6 |
夯基固本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论述(下) |
洪向华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
7 |
强基固本,切实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力——《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解读(上) |
姚桓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党史党建部主任 |
8 |
强基固本,切实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战斗力——《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解读(下) |
姚桓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党史党建部主任 |
9 |
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上) |
高铭铎 |
全国基层党建研究中心 书记 |
10 |
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中) |
高铭铎 |
全国基层党建研究中心 书记 |
11 |
深化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整体建设,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下) |
高铭铎 |
全国基层党建研究中心 书记 |
12 |
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上) |
周庆智 |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室主任/研究员 |
13 |
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中) |
周庆智 |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室主任/研究员 |
14 |
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下) |
周庆智 |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室主任/研究员 |
15 |
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 增强乡镇(街道)的“五种能力”(上) |
黄江松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16 |
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 增强乡镇(街道)的“五种能力”(中) |
黄江松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17 |
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 增强乡镇(街道)的“五种能力”(下) |
黄江松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18 |
明确各级党建工作职责,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一) |
姚桓 |
北京党建智库首席专家 |
19 |
明确各级党建工作职责,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二) |
姚桓 |
北京党建智库首席专家 |
20 |
明确各级党建工作职责,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三) |
姚桓 |
北京党建智库首席专家 |
21 |
明确各级党建工作职责,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四) |
姚桓 |
北京党建智库首席专家 |
22 |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上) |
黄江松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23 |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中) |
黄江松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24 |
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作用(下) |
黄江松 |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 |
25 |
以党建为引领 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上) |
宋贵伦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原北京市社工委书记 |
26 |
以党建为引领 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下) |
宋贵伦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原北京市社工委书记 |
27 |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上) |
李军鹏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
28 |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中) |
李军鹏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
29 |
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实现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下) |
李军鹏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
30 |
坚持党建带群建,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上) |
周庆智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31 |
坚持党建带群建,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中) |
周庆智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32 |
坚持党建带群建,领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下) |
周庆智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33 |
广泛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上) |
孙林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 |
34 |
广泛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中) |
孙林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 |
35 |
广泛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党建工作与社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下) |
孙林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教授 |
36 |
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精细化治理(上) |
向春玲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
37 |
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精细化治理(中) |
向春玲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
38 |
做实网格党建,促进精细化治理(下) |
向春玲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
39 |
建设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治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上) |
周庆智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40 |
建设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治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中) |
周庆智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41 |
建设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中心,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加强治理、凝聚力量、为民服务的功能(下) |
周庆智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42 |
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社区零距离(上) |
郑珍平 |
北京市朝阳区社工委原副书记/调研员 |
43 |
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社区零距离(中) |
郑珍平 |
北京市朝阳区社工委原副书记/调研员 |
44 |
在职党员“双报到”,服务社区零距离(下) |
郑珍平 |
北京市朝阳区社工委原副书记/调研员 |
45 |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上) |
王丛虎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46 |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中) |
王丛虎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47 |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下) |
王丛虎 |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48 |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和德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保障和德治引领的作用(上) |
孙培军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教授 |
49 |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和德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保障和德治引领的作用(中) |
孙培军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教授 |
50 |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和德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保障和德治引领的作用(下) |
孙培军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副教授 |
51 |
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上) |
李明伟 |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部教授 |
52 |
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中) |
李明伟 |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部教授 |
53 |
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下) |
李明伟 |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党史党建部教授 |
54 |
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上) |
周庆智 |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室主任/研究员 |
55 |
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中) |
周庆智 |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室主任/研究员 |
56 |
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下) |
周庆智 |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政治文化室主任/研究员 |
57 |
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落到实处(上) |
熊若愚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 |
58 |
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落到实处(中) |
熊若愚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 |
59 |
加强组织保障,确保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落到实处(下) |
熊若愚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副总编辑 |
60 |
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治理,推“智治”促振兴(上) |
李春顶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61 |
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治理,推“智治”促振兴(中) |
李春顶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62 |
数字技术深度融入乡村治理,推“智治”促振兴(下) |
李春顶 |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中心线下课程资源库
序号 |
课程题目(课程方向) |
主讲人 |
职
务 |
1 |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王克财 |
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
2 |
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王克财 |
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
3 |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讲话精神,推进社区治理创新 |
杨 菁 |
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
4 |
基层治理现代化 |
杨 菁 |
吉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
5 |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闫 欣 |
吉林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 |
6 |
提高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 |
闫 欣 |
吉林市委党校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 |
7 |
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乔金瑶 |
吉林市委党校电教部讲师 |
8 |
党建引领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
王丽艳 |
吉林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
9 |
做好简政放权工作 强化基层治理能力 |
郑永卓 |
市政数局放管服改革协调处处长 |
10 |
行政执法力量下沉专题讲座 |
张 威 |
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处处长 |
11 |
《吉林省物业管理条例》宣贯讲座 |
丛福军 |
市物业管理中心副主任 |
12 |
如何开展群众工作 |
程新安 |
昌邑公安分局延江派出所民警 |
13 |
以网格化建设为抓手全力抓好基层应急体系能力建设 |
刘 伟 |
市应急管理局指挥中心主任 |
14 |
强化网格化管理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
武 伟 |
市城管执法局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副主任 |
15 |
“实施六六平安新举措” 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
关永吉 |
蛟河市政法委科长 |
16 |
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提升城市社区治理能力 |
张文学 |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 |
17 |
精细化公共就业服务与管理 |
赫 涛 |
吉林市就业局基层指导科科长 |
18 |
从立体方位看基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
张 迪 |
市委编办行政体制改革处(县区编制处)处长 |
19 |
消防常识科普 |
李金垚 |
吉林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处三级指挥员 |
20 |
建强平战结合体系,提升街道社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
闫玉秋 |
船营区致和街道党工委书记 |
21 |
打造特色党建品牌,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服务保障民生能力 |
李铭杰 |
昌邑区站前街道党工委书记 |
22 |
打造街道1123党建工作品牌,不断建强基层治理“四五六”工作体系 |
吴雪瑞 |
龙潭区新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
23 |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 |
杜庆阳 |
龙潭区新吉林街道党工委书记 |
24 |
创新实施“红心365”服务体系,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
梁 艳 |
丰满区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 |
25 |
强化党建引领,提升街道社区治理效能 |
李 强 |
丰满区泰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
26 |
以“六六议事堂”为载体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街道综合治理水平 |
冯 勇 |
蛟河市长安街道党工委书记 |
27 |
如何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周 彬 |
永吉县金家满族乡党委书记 |
28 |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
伊 理 |
桦甸市金沙镇党委书记 |
29 |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
梁云峰 |
丰满区江南乡党委书记 |
30 |
村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方向 |
徐世博 |
龙潭区大口钦满族镇党委书记 |
31 |
发挥中心村党委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
冯利伟 |
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党委书记 |
32 |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多元化解信访矛盾 |
孙振生 |
船营区欢喜乡党委书记 |
33 |
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商圈发展,实现共驻共建共赢 |
石 丹 |
船营区大东街道党工委书记 |
34 |
打造红心物业,提升小区治理水平 |
杨晶波 |
船营区北极街道党工委书记 |
35 |
围绕以党支部标准化BTX建设为载体,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水平 |
余 猛 |
船营区长春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
36 |
夯实基层治理体系,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打牢坚实基础 |
母 磊 |
船营区临江街道党工委书记 |
37 |
深化“四网融合”提升党建引领街道社区治理水平 |
郭宏颖 |
昌邑区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 |
38 |
推进BTX建设,解锁基层治理 |
柯春雁 |
昌邑区文庙街道党工委书记 |
39 |
以“书记一号工程”“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孙万升 |
龙潭区龙华街道街道党工委书记 |
40 |
深化网格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成效 |
冯 蕾 |
丰满区建华街道党工委书记 |
41 |
打造党建品牌,实现社区治理精细化 |
张 岩 |
磐石市河南街道党工委书记 |
42 |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代基层群众工作 |
安利民 |
昌邑区桦皮厂镇党委书记 |
43 |
“百姓说事点”经验及做法 |
郝大融 |
舒兰市朝阳镇党委书记 |
44 |
强化综合治理,推进执法力量下沉 |
臧 宇 |
蛟河市天岗镇党委书记 |
45 |
整镇推进特色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 |
郑 霏 |
磐石市松山镇党委书记 |
46 |
创新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
王 辉 |
船营区北极街道岭前社区书记 |
47 |
以“党建五联创”为载体,实现党建联盟实体化运行 |
樊 晨 |
昌邑区文庙街道天胜社区书记 |
48 |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高服务群众质量 |
董雯雯 |
龙潭区遵义街道广西社区书记 |
49 |
打造“邻聚吉安”党建品牌,推动社区治理从“零散式碎片化”向“共建共治共享”转变 |
李玉聪 |
龙潭区新安街道吉安社区书记 |
50 |
党建引领聚合力,“全能网格”暖民心 |
薛晓婉 |
丰满区红旗街道田园社区书记 |
51 |
做强“全科社工”,做活社区治理 |
王 雪 |
丰满区泰山街道华西社区书记 |
52 |
整合辖区资源和社会支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不断提高社区自治能力,共建幸福和谐社区 |
王秀君 |
蛟河市河北街道永康社区书记 |
53 |
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集体经济项目,带领群众致富 |
吴 祥 |
桦甸市桦郊乡友谊村党支部书记 |
54 |
“小巷总理”入基层,服务群众暖民心 |
杨 莉 |
船营区大东街道松北一区社区书记 |
55 |
深化“五彩服务,幸福繁荣”品牌,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
吕松芮 |
船营区长春路街道繁荣社区书记 |
56 |
以两邻关系为切入点,做好新时代社区居民工作 |
刘 青 |
昌邑区莲花街道鑫基业社区书记 |
57 |
发挥党组织轴心作用,提升老旧小区治理水平 |
宫 平 |
昌邑区延安街道鸿博嘉园社区书记 |
58 |
建立“红管家”,开展“微服务”,破解无物业小区管理“老大难” |
高 英 |
昌邑区哈达湾街道怡江社区书记 |
59 |
实行“3456”服务机制,做实家门口党建。 |
张伟伟 |
丰满区江南街道长江社区书记 |
60 |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 |
李 琳 |
舒兰市南城街道站前社区书记 |
61 |
优化“BTX”建设,开启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篇章 |
陈续红 |
磐石市河南街道东兴社区书记 |
62 |
新时期如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
张爱群 |
昌邑区土城子乡曾通村党支部书记 |
63 |
强化党建引领,带动农村旅游和产业发展 |
曹 忠 |
船营区大绥河镇小绥河村党支部书记 |
64 |
换届后如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
杨志刚 |
永吉县口前镇务本村党支部书记 |
65 |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介绍 |
李林森 |
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党支部书记 |
66 |
搭建“六六议事堂”百姓说事点,探索矛盾化解新方式 |
杨立斌 |
蛟河市拉法街拉法村海青村党支部书记 |
实训基地库
中心案例库
——丰满区江南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
为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丰满区江南街道以抓好党群服务站建设,创新网格工作机制为切入点,多措并举,着力打造“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品牌,推动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
一、案例背景
丰满区江南街道聚焦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变化新要求,将解决服务半径过长、服务力量不足等作为老街区的新课题,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域、服务全方位、力量全聚合”的“家门口”党群服务体系,围绕网格抓治理,抓好治理促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在“家门口”。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三化”标准,阵地建在“家门口”。体系化布局,整合“红色驿站”、闲置用房、物业门房等场所资源,打造了18个“家门口”党群服务站,形成了街道、社区、网格三级服务矩阵,使网格服务半径全部缩短到500米以内。规范化建设,协调专项经费、发动党建联盟单位解决站点水电气热问题,按照“六有”标准完善配套设施,统一功能设置、标识风格等,进一步推行“全科社工”模式,让80%的网格员能够真正“沉得下来”,让党员群众“进得来、爱参与”。特色化打造,按照“一站一特色”标准,突出党建、便民、治理多元化功能,结合网格特点,打造了共治共享、就业指导、“红心365”物业服务等不同类型的“家门口”党群服务站。立足居民需求,设立“便民工具间”“乐呵议事厅”“三长会客厅”“红色书吧”“防疫应急间”等多个功能区域,推动党群服务站从“花开几枝”发展到“满园芬芳”。
(二)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做到“心坎里”。夯实网格机制,进行“3收集”,对居民意见问题、“微心愿”等面对面收集、“惠民通”线上征集和“乐呵”信箱实时收集,畅通问题收集渠道;开展“4走访”,对重点人群每日必访,残疾家庭、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每周必访,困难群众、退役军人每半个月必访,网格居民每月必访,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推行“5必办”,急难问题现场办、行政事务领代办、排查问题主动办、受理问题跟踪办、难点问题联动办,保证居民不出“家门口”就能咨询办事解难题;创新“6+X”服务模式,即把体制内下沉的6类人员力量和体制外的X类资源整合都编入网格,建立网格内的治理服务队伍,实现“网格吹哨,各方报到”,对满足居民诉求更加精准、更加及时、更加便利,推动各类民生资源、惠民举措不断下沉到居民“家门口”。
(三)激活平台载体,治理融入“新力量”。街道以抓好新业态党建为契机,与域内新建的2个新业态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活动,通过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动员400余名骑手站点报到,在各站点打造“骑士共享家”,统一增设骑手休息区,配置微波炉、饮水机、工具箱等,解决他们喝水难、吃饭难等问题;组建骑士志愿服务队,并签订双向服务协议,聘请优秀骑手作为社区“流动网格员”。设立“奔跑吧”积分和骑士先锋排行榜,开展“基层治理随手拍”“安全隐患直报台”等活动,外卖小哥在送餐间隙就能把发现的问题随时反馈给社区,消除了治理的死角和盲区,参与活动获得的积分可以兑换物品或服务,实现“双向奔赴”。
三、取得成效
一是推动了治理服务能力提升。开展轮值站长活动,累计发动900余人次下沉站点发挥作用,服务居民150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41件,实现了资源往网格下沉、力量在网格汇聚、问题在网格解决。二是营造了多方共治良好局面。充分链接联建共建单位等资源,将“邻”关系纳入到服务体系,吸纳301家联盟单位成为“网格合伙人”,累计发动1200余人次参与“绿地认领”“百日清脏”“五个一批百件实事”等活动,形成“有呼必应、一呼百应”的生动局面。三是实现党群一家亲生动体验。常态化开展主题月活动,做到“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开展“执法体验日”“一平方认领”“三长议事”等活动,邻里关系和谐了,党员的作用体现更充分了,真正把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党建红网格”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磐石市富太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
近年来,磐石市富太镇深化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党员中心户”纽带、党员群众基础等联动效应,创新打造了“党建红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全面激活村级组织的内生动力,推动基层治理精准落地、高质见效。
一、案例背景
针对多个部门重复设置网格,“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乱象以及社会组织、群众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不够的问题。富太镇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优化设置112个“红网格”,配备112名党员中心户,将社会保障、疫情防控、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全部统筹到网格内,形成“上下联动,重心下移”的“党建红网格”基层治理体系。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设置,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网格“搭”起来。富太镇区分不同党员群体搭建平台发挥党员作用。针对产业大户党员、退役军人党员、道德模范党员等不同类型党员,按照“有岗、有责、有位、有为”的要求,让各类型党员认领文明新风岗、带头致富岗、信息政策宣传岗、疫情防控排查岗等8个岗位。同时,优化设置112个网格党小组,每个网格配备一名设岗定责的无职党员为党员中心户,纵向搭建“村党组织-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横向统筹治保主任、社主任、志愿者、群众等多方力量进驻网格,形成党建引领“一张网”。党员中心户按照8个岗位各司其职,各村以村书记为首的网格长带领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党建引领“一根线”。在工作中发挥好网格内党员先锋作用、群众带头作用,实现了党建活动共参与,公共事务共合作的党建引领“一条龙”新模式。
(二)紧扣重点,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网格“动”起来。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网格的“毛细血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实现任务在网格落实,矛盾在网格化解,服务在网格体现,作用在网格发挥。一是当好抗疫前线“保障员”。按照网格分布,各党员中心户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大走访,对外来人员进行网格化摸底排查,一经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给各村网格长。同时,化身为宣传员,通过微信群、流动小喇叭、宣传单等载体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广泛宣传,针对老年人群体存在接种疫苗的顾虑,党员中心户带领网格员不厌其烦地对网格内老年群众进行解释,引导群众主动接种疫苗。二是当好矛盾纠纷“排查员”。充分利用党员中心户熟悉社情民意的本土优势,加强本网格内的日常走访和矛盾排查力度,充分掌握群众思想动态。今年以来,112名党员中心户共组织排查问题70余人次,排查各类隐患30余个,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5个。三是当好环境卫生“巡查员”。严格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组建了以党员中心户为主要责任人的巡查小组,日常对村屯环境、河道卫生、违规建筑等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问题,党员中心户第一时间与村内保洁员前往问题地点进行清扫整改,逐步实现网格内无乱堆乱放、乱丢乱弃、乱贴乱画现象,各村形成干净、整洁、有序的良好村貌。四是当好文明乡风“组织员”。党员中心户切实做好带头示范和广泛宣传工作,镇党委争取统战助力乡村振兴资金5.5万元,在网格内开展“党员示范家庭”“文明家庭”“干净人家、美丽庭院”等系列评比活动,为先进典型发放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奖品,通过在网格内培树典型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家乡治理积极性,南长岗村第二网格的网格员范启龙原本庭院脏乱,通过参与评比主动改善,已成为村屯学习标兵。
(三)创新载体,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网格“优”起来。为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富太镇打造了“正能量积分超市”,创新建立了志愿服务和德育建设活动换积分、兑换奖品的制度,把扶贫帮困、卫生整治、邻里守望、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和村民参加学习培训、邻里调解、文明创建等也纳入积分内容,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激励机制,以“积分加减”模式吸引更多的党员群众参与到基层治理工作中。今年以来,南长岗村和长岗村的正能量积分超市共有800余人参加,累计积分3000多分,按照每半年兑换一次的要求,现已开展了1次积分兑换实物的活动,共兑换价值500余元的商品。
三、取得成效
一是基层党建有了“新活力”。选优配齐网格工作队伍力量,进一步将党群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基层,通过“正能量积分超市”让村民主动参与到村级事务当中来,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实现了乡村治理与村级发展的互促共进。二是美丽乡村扮靓“新容颜”。“党建红网格”建立以来,各村实现了网格内全员、全区域、全事务管理,大大提升了村民的环卫意识、责任意识,乱丢乱放生活垃圾等现象不再,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徐家村的村民于同军说“在我们在党员中心户刘志海的带领下,村民们都自觉保持村屯环境卫生,看见垃圾都主动扔到垃圾箱里,再加上我们村里的路修好了,这小村住的太舒心了!”三是乡村治理有了“新提升”。以持续巩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为契机,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乡村治理。通过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南长岗村荣获第四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长岗村党支部荣获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富太镇荣获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荣誉称号。
——丰满区红旗街道田园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
田园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区域实际,创新推行“全能网格”模式,把社区治理服务功能全面落到各个“全能网格”,有效破解社区工作实际问题,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一、案例背景
丰满区红旗街道田园社区地处城乡结合区域,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由于社区网格长在开展网格服务的同时兼任“五站站长”,在工作中时常出现多头分散、条线分割、忙闲不均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社区党总支将打造“全能网格”作为破题关键,通过打造全能网格间、培养全能网格长,把社区治理服务功能全面落到各个“全能网格”,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划分责任田,使网格力量更强、服务更细、工作更实。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建引领,打造“全能网格间”。在“全能网格”打造之初,社区“两委”班子用两个月时间进行了系统调研,发现每天到社区办理行政业务的居民只有2到3人,但业务工作“把身子”,导致工作人员对网格服务投入的精力不够,居民对网格的依赖性不强,网格治理服务更多的是停留在表格、展板上,变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为此,社区党总支创新扩展全区推行的“全科社工”工作模式,对办公场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将原本的社区书记办公室改造成单独的“全科社工”服务窗口,集中办理行政业务;将“一站式”服务大厅改造成8个独立的网格间,对各自网格内的人员信息、管辖范围、服务事项进行公示,开展党群服务。办公格局的打破,划清了社区业务和服务间的界线,来社区的居民能够第一时间找到所属网格、对号入座,网格长也能集中精力接待居民、提供服务。
(二)提升服务水平,培养“全能网格长”。为有效提升网格服务能力,社区党总支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对内开展“业务大讲堂”活动,让每名网格长走上前台,为其他网格长讲解自己负责的行政业务,通过相互交流学习,每名网格长都能熟练办理多项业务,同时推行“四七工作法”,要求每名网格长每天摸排不少于4小时,入户不少于7户,对网格内居民信息、服务资源做到“一口清”,在下网格时就能随时解答各类政策问题、办理简单业务,成为了真正的“全能网格长”。对外,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将党建联盟单位纳入网格体系,同时,选取网格内的骨干党员担任楼长、单元长,在8个网格内组建8支以党员为中坚力量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将社区工作者、党员、联盟单位和志愿者拧成一股绳,形成满足网格内居民各类服务需求的强大合力。
三、取得成效
一是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全能网格”工作模式的实行,为网格长入户排查走访提供了便利,居民家庭琐事和邻里纠纷都能在网格内得到解决,邻里关系更加和谐,居民群众对社区党总支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二是疫情防控扎实严密。疫情期间,8个“全能网格”化身为8支疫情防控工作队,分工明确,由“全能网格长”任队长,网格员入户排查、党建联盟单位开展消杀并协调物资、志愿者在卡口轮岗值守,守护着社区万名百姓的生命健康。三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全能网格”的构建促进了社区党组织进一步释放服务效能、丰富服务功能,切实增强基层党建新活力,“有事找组织”“有事找全能网格长”已成为田园社区居民的口头禅。
——桦甸市新华街道幸福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
桦甸市新华街道幸福社区位于桦甸市中南部,东至人民路,西至莲花河东岸,南至清水大街,北至大兴街,辖区内划分为10个网格,常住居民4956户,9405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其中社区党支部4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一个。
一、案例背景
幸福社区辖区小区多数为老旧小区,下岗失业人员多,多数居民选择外出打工谋生,不在小区内实际居住,“空巢老人”及人口流动问题严重。加之辖区内过半小区为我市第一实验小学、第三中学学区,很多居民选择购房、租房陪读,孩子毕业后即离开社区,进一步增强了辖区居民流动性。并由此造成了流动党员多,管理力量少的问题,党员失联情况严重。
二、主要做法
三、取得成效
(一)党建引领,提升服务水平。在幸福社区党委指导下,桦甸晟发物业党支部用心用情服务小区居民,分别以通钢老区、上海花园回迁区打造“家”文化主题小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在社区指导下从严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按规定频次对服务小区开展消杀工作,疫情期间对进入人员严格进行登记管理,有效缓解社区疫情防控压力。2019年,被我市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新接管老旧小区1个。
(二)亲情管理,营造爱老氛围。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新华街道幸福社区党委将老年人当亲人,采取“亲情式”管理模式,以关爱入心、知心入脑为“敲门砖”,通过“敲门行动”、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方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帮助,营造了敬老爱老的浓郁氛围,辖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新华街道幸福社区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及志愿者累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核酸采样服务5600余次,配送生活物资154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32次。袁凤珍老人是辖区内的一名独居老人,低保户,常年独自生活,78岁,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志愿者经常到老人家中探望,随时掌握老人内心的需求,不定期为老人送去牛奶、零食等慰问品,让老人感受到亲情、关爱,使老人对现有的生活安心、知足。
(三)密切联系,织密组织纽带。通过不断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逐步增强,支部线上讨论活动参与率有效提升。2022年疫情期间,数十名长期流动在外党员因疫情不能外出打工,他们主动联系本支部联络员,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小区内亮明党员身份,担任本小区的物资配送员,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上门配送物资,成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四)多措并举,保就业促发展。近年来,幸福社区通过举办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班等多种方式提升下岗人员再就业能力,每月排查、推送空岗信息,有效促进再就业,避免劳动力流失。2021年幸福社区被评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2022年开展就业招聘会1次,提供空岗信息120个,共有2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成功帮助12人再就业。
——昌邑区文庙街道天胜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
文庙街道天胜社区深入开展“基层建设年”,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四五六”工作体系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围绕聚焦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定位充分整合区域党建与治理资源,构建了“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一、案例背景
吉林市昌邑区天胜社区辖区内有一半建筑属于无物业弃管小区,面临着无人亦无资源治理小区的困难,楼道脏乱无灯、公共场地缺少绿化及设施等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难题天胜社区党委以“双报到”单位、“两新”组织、辖区企业等为抓手,逐步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项目服务为手段,以多方参与为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建引领,建立小区“主心骨”。在小区中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长—楼长—单元长”的全覆盖四级网格,建设“红色驿站”,把党建阵地向居民小区延伸,逐渐消除弃管小区管理服务“盲点”,建起小区治理“主心骨”。建立精干高效网格团队,优选网格长、楼长、单元长118名。在“红色驿站”中随时有工作人员,为居民答疑解惑、处理矛盾,不断为百姓进行“面对面”零距离服务。社区党委与辖区各单位开展工作时,发现各单位的党建工作方式单一、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天胜社区党委打破限制,探索整合资源,凭借自身优势,积极与区域内其他单位的开展交流互动,逐步形成“资源共享、融合共建、优势互补、发展共赢”的“党建联盟”。通过组织活动等形式,让加入党建联盟的单位在社区尝到了“甜头”,“联盟单位”反哺居民,使社区“党建联盟”的“粘合度”越来越强,让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越来越高。社区“吹哨”,志愿服务队伍、党建联盟单位“报到”,通过领办、联席会议会商、与党建联盟单位、社会组织签订针对居民服务的项目书,调动了多方力量参与到小区建设。使居民不出楼院就能享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服务。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
(二)优化问题导向,改变楼道环境。“楼道堆积物真让人头疼,影响环境又影响出行!”在天胜社区老旧小区的楼道里,堆积的旧物、破旧自行车、电瓶车等随处可见。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组织相关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和志愿者,全面消除楼道堆积物、“牛皮癣”小广告等乱象,然后将楼道旧墙皮铲掉,最后刷上涂料,并制作主题楼道,有的楼道讲述抗联故事、有的楼道讲述老电影故事。焕然一新的楼道环境,得到小区居民的点赞。天胜社区发动居民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组织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共同维护小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三)细化项目服务,引入多方参与。社区党委以需求清单制盯住百姓需求,建立“天胜社区需求清单”,对居民各类公共设施维护需求“修建花坛”、“黑楼道安灯”、“修建凉亭”等,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发布。目前共有党员、志愿者、党建联盟单位认领后栽种各类花草18000多株,树苗212棵,修建花坛600延长米。楼道灯不亮是老旧住宅楼的“通病”,更是社区党委的一块“心病”。社区党委开展了“点亮黑楼道”项目。居民、党员在认领了245个声控灯,社区党委协调电业局,并由党员、志愿者进行安装。目前共安装104个单元,这一盏盏的灯光,点亮了黑暗的楼道,也温暖了百姓的心。党建联盟单位出资10万元在小区内建设凉亭,让居民有了乘凉聊天的地方。小区的设施完善了,老百姓的生活便利了,幸福指数在逐渐丰富的硬件设施中节节攀升。
三、取得成效
一是形成治理力量。在社区党委引领下,以“红色驿站”建强基层党建阵地,以“零距离”服务群众为基础,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填补了弃管小区无人管的空白。切实让居民找到了“主心骨”,“人在网中行,事在格中办”。二是带领居民参与。楼道的变化居民看在眼中、记在心中,使居民走出家门,从“自扫门前雪”转变为“共建好楼道”。从社区“单兵作战”变成志愿者、居民共同参与的“团队作战”,居民们常常说“社区把楼道变干净,我们把楼道维持好”。三是提升环境品质。社区通过细化项目服务,组织多类型活动,成功引入多方治理力量改善小区公共设施,有效提升小区的公共设施水平,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楼道不再黑,荒地变花坛,居民们都有乘凉之地,有效改善了小区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船营区搜登站镇太平联村党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案例
船营区搜登站镇太平联村党委坚持发展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以党建引领解难题为出发点和落脚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案例背景
由于人口外流明显,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不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将党建优势切实转化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优势,以党建力量整合资源,壮大基层治理能力,船营区委组织部制定了《船营区强化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2020年5月,太平联村党委应势而生,由太平村、左家村、腰堡村、河崴子村、大桥村、家福农业5个村党支部和一个企业派驻党支部组成。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发展传统手工业、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服务机制,通过破解群众关心的难题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主要做法
(一)履职尽责,使各村形成合力,各项党建基础工作稳步提升。积极作为,规范党建工作。一是联村党委第一时间到各村面对面指导“三会一课”落实工作;二是发动群众能量,使百姓凝心聚力:2022年吉林市本地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太平联村党委组织5个村将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凝聚在党旗周围,招募130余名志愿者,全域范围内设置20余处“党员先锋岗”卡口,共战疫情、共克时艰,通过不懈努力,太平联村党委所负责的五个村均为“无疫村”。
(二)坚持“党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太平联村党委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辖区各村农业生产转型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一是协助做好土地及其他工作,带领农民增产致富。联村党委通过积极协调,协助各村共清理(回收)机动地297亩,重新发包199.2亩,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9.9万元;帮助村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群众通过养殖致富,改善了自身家庭条件;二是帮助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太平联村党委指导家福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人工+鱼苗+技术”共建的形式,在腰堡村建立了高品质稻米种植区域。并开展助企销售活动,对大米包装再升级,销售家福米业大米2万余斤。
(四)坚持“党建+人才培养”,积蓄乡村振兴后备力量。 太平联村党委通过认真研究,得出了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匮乏。村党组织负责人缺少带头致富的能力、魄力和项目,就无法盘活壮大村集体经济;基于此,太平联村党委聚焦党建引领人才培养,辐射带动全镇乃至全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发展。一是扶植软弱村,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太平村是太平联村党委辖区5个村中唯一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弱村”,联村党委结合太平村的实际情况,打造棚铺山养殖和垂钓项目,积极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力争在2022年实现太平村集体经济“新”突破。二是提高农民能力,拓宽增收渠道。太平联村党委针对农民想学而无处学习的现状,将与企业联合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学习计算机、厨艺、护理等职业技能,达到促进农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目的。
三、取得成效
村民自发在街里空地上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在我身后就是由村民们自发组织的秧歌队,现在环境好了,村民们每天都来这里休闲娱乐,这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认可。”太平联村党委宣传委员、太平村村主任、书记赵宏图高兴的说。太平联村党委通过几年的努力,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百姓生活更加幸福。一是建强了基层组织。通过建设基层党支部,使村级党组织效能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增加了集体和群众的经济收益,消除了集体经济5万元以下村,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到90%。二是推动了乡村振兴。乡村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提升,为乡村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通过大力发展传统手工业、开展肉牛养殖等强村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发展积聚动能。三是凝聚了民心民力。通过党组织的有效引导,村民自治水平显著提高,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